下列()建筑不需要進行天然地基及基礎的抗震承載力驗算。
A.基本烈度大于7度地區的乙類建筑
B.砌體房屋
C.地基主要受力層范圍內存在軟弱黏性土層的一般單層廠房
D.7度和8度地區,高度大于25m的8層以上框架住宅建筑
A.基本烈度大于7度地區的乙類建筑
B.砌體房屋
C.地基主要受力層范圍內存在軟弱黏性土層的一般單層廠房
D.7度和8度地區,高度大于25m的8層以上框架住宅建筑
土石壩抗震計算中,()情況除采用擬靜力法計算外,還應同時用有限元法對壩基和壩體進行動力分析。
A.設計烈度為8度,70m以下的土石壩,或地基中無可液化土時
B.設計烈度為7度,70m以上的土石壩,或地基中存在可液化土時
C.設計烈度為8度、9度的70m以上的土石壩,或地基中存在可液化土時
D.設計烈度為8度、9度的70m以上的土石壩,或地基中無可液化土時
A.設計烈度為8度,70m以下的土石壩,或地基中無可液化土時
B.設計烈度為7度,70m以上的土石壩,或地基中存在可液化土時
C.設計烈度為8度、9度的70m以上的土石壩,或地基中存在可液化土時
D.設計烈度為8度、9度的70m以上的土石壩,或地基中無可液化土時
補償基礎通常為具有地下室的()。由于地下室的存在,基礎具有大量的空間,可免去大量的回填土,從而可以補償上部結構的全部或部分壓力。
A.柱下獨立基礎B.墻下條形基礎C.箱形基礎D.筏形基礎
A.柱下獨立基礎B.墻下條形基礎C.箱形基礎D.筏形基礎
對承受豎向荷載的混凝土預制樁,下列哪些選項最有可能對主筋設置起控制作用?()
A.樁頂豎向荷載B.樁側阻力
C.沉樁對土的動阻力D.起吊或運輸時形成的彎矩
A.樁頂豎向荷載B.樁側阻力
C.沉樁對土的動阻力D.起吊或運輸時形成的彎矩
有關多年凍土季節性融化層的說法中,()不正確。
A.根據融沉系數J0的大小可把多年凍土的融沉性劃分成五個融沉等級
B.多年凍土地基的工程分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凍土的構造和力學特征
C.多年凍土的總含水率是指土層中的未凍水
D.黏性土融沉等級的劃分與土的塑限含水率有關
A.根據融沉系數J0的大小可把多年凍土的融沉性劃分成五個融沉等級
B.多年凍土地基的工程分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凍土的構造和力學特征
C.多年凍土的總含水率是指土層中的未凍水
D.黏性土融沉等級的劃分與土的塑限含水率有關
在進行建設工程的施工時,應由()向施工單位提供地基勘察資料。
A.設計單位B.勘察單位C.工程管理單位D.建設單位
A.設計單位B.勘察單位C.工程管理單位D.建設單位
關于濕陷性黃土勘探點的深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應根據濕陷性黃土層的厚度和預估的壓縮層深度確定
B.宜大于10m
C.宜8~15m
D.按地下水位確定
A.應根據濕陷性黃土層的厚度和預估的壓縮層深度確定
B.宜大于10m
C.宜8~15m
D.按地下水位確定
在對地下洞室進行詳細勘察時,根據《巖土工程勘察規范》(GB50021—2001)(2009年版),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山區勘探點間距不應大于50m
B.勘探點宜在洞室中線外側6~8m交叉布置
C.第四系中的一般性勘探孔可鉆至基底設計標高下6~10m
D.采集試樣及原位測試勘探孔數量不應少于勘探孔總數的2/3
A.山區勘探點間距不應大于50m
B.勘探點宜在洞室中線外側6~8m交叉布置
C.第四系中的一般性勘探孔可鉆至基底設計標高下6~10m
D.采集試樣及原位測試勘探孔數量不應少于勘探孔總數的2/3
如果支護結構破壞,土體失穩或過大變形對基坑周邊環境及地下結構施工影響一般,其基坑側壁重要性系數y0為()。
A.0.8B.0.9C.1.0D.1.1
A.0.8B.0.9C.1.0D.1.1
在工程地質調查與測繪中,下列哪一選項的方法最適合用于揭露地表線性構造?( ?。?br/>A、鉆探
B、探槽
C、探井
D、平洞
B、探槽
C、探井
D、平洞
滲流垂直于滲透系數相差較大的兩相鄰土層流動時,將滲透系數較小的土層中的細顆粒帶入滲透系數較大的土層中的現象為( ?。?br/>A.管涌
B.流土
C.接觸流失
D.接觸沖刷
B.流土
C.接觸流失
D.接觸沖刷
有關地震影響系數的下列說法中,哪一選項中的說法是錯誤的?()
A.彈性反映譜理論是現階段抗震設計的最基本理論
B.地震影響系數曲線是設計反映譜的一種給定形式
C.地震影響系數由直線上升段、水平段、曲線下降段和直線下降段四部分組成
D.曲線水平段(0.1sg)的地震影響系數就是地震動峰值加速度
A.彈性反映譜理論是現階段抗震設計的最基本理論
B.地震影響系數曲線是設計反映譜的一種給定形式
C.地震影響系數由直線上升段、水平段、曲線下降段和直線下降段四部分組成
D.曲線水平段(0.1sg)的地震影響系數就是地震動峰值加速度
進行樁基豎向承載力驗算時,一般應考慮()特殊情況。
A.樁端下有軟弱土層B.樁基承臺下有軟弱土層
C.樁側可能產生負摩阻力D.樁身可能承受持力
A.樁端下有軟弱土層B.樁基承臺下有軟弱土層
C.樁側可能產生負摩阻力D.樁身可能承受持力
預壓法處理地基時,預壓荷載應根據設計要求確定,下述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對沉降有嚴格限制的建筑應采用超載預壓法處理
B.超載量的大小應根據預壓時間內要求完成的變形量通過計算確定
C.預壓荷載頂面的范圍應等于或大于建筑物基礎外緣所包圍的范圍
D.超載預壓時荷載應一次性施加
A.對沉降有嚴格限制的建筑應采用超載預壓法處理
B.超載量的大小應根據預壓時間內要求完成的變形量通過計算確定
C.預壓荷載頂面的范圍應等于或大于建筑物基礎外緣所包圍的范圍
D.超載預壓時荷載應一次性施加
下列關于樁基抗震設計的敘述中,正確的有()。
A.7度時,一般單層廠房可不進行樁基抗震承載力驗算
B.8度時,一般單層廠房可不進行樁基抗震承載力驗算
C.7度和8度時,不超過8層且高度在25m以下的民用框架房屋可不進行樁基抗震承載力驗算
D.非液化土中低承臺樁基,單樁的豎向和水平抗震承載力特征值,平均比非抗震設計時降低了25%
A.7度時,一般單層廠房可不進行樁基抗震承載力驗算
B.8度時,一般單層廠房可不進行樁基抗震承載力驗算
C.7度和8度時,不超過8層且高度在25m以下的民用框架房屋可不進行樁基抗震承載力驗算
D.非液化土中低承臺樁基,單樁的豎向和水平抗震承載力特征值,平均比非抗震設計時降低了25%
對傾斜巖層的厚度,下列哪些選項的說法是正確的?
(A)垂直厚度總是大于真厚度
(B)當地面與層面垂直吋,真厚度等于視厚度
(C)在地形地質圖上,其真厚度就等于巖運界線頂面和底面標高之差
(D)真厚度的大小與地層傾角有關
(A)垂直厚度總是大于真厚度
(B)當地面與層面垂直吋,真厚度等于視厚度
(C)在地形地質圖上,其真厚度就等于巖運界線頂面和底面標高之差
(D)真厚度的大小與地層傾角有關
下列哪些選項符合樁基變剛度調平設計理念?( ?。?br/>A、對局部荷載較大區域采用樁基,其他區域采用天然地基
B、裙房與主樓基礎不斷開時,裙房采用小直徑預制樁,主樓采用大直徑灌注樁
C、對于框架—核心筒結構高層建筑樁基,核心筒區域樁間距采用3d,核心筒外圍區域采用5d
D、對于大體量筒倉,考慮邊樁效應,適當增加邊樁、角樁數量,減少中心樁數量
B、裙房與主樓基礎不斷開時,裙房采用小直徑預制樁,主樓采用大直徑灌注樁
C、對于框架—核心筒結構高層建筑樁基,核心筒區域樁間距采用3d,核心筒外圍區域采用5d
D、對于大體量筒倉,考慮邊樁效應,適當增加邊樁、角樁數量,減少中心樁數量
根據《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范》(JGJ79—2002),強夯法的有效加固深度與下列()因素有關。
A.夯錘的質量和底面積B.單擊夯擊能
C.地基土的分類和顆粒組成D.夯擊點的間距和布置形式
A.夯錘的質量和底面積B.單擊夯擊能
C.地基土的分類和顆粒組成D.夯擊點的間距和布置形式
關于特殊土的有關特性表述,下列哪個選項是錯誤的?( ?。?br/>A、膨脹土地區墻體破壞常見“倒八字”形裂縫
B、紅黏土的特征多表現為上軟下硬,裂縫發育
C、凍土在凍結狀態時承載力較高,融化后承載力會降低
D、人工填土若含有對基礎有腐蝕性的工業廢料時,不宜作為天然地基
B、紅黏土的特征多表現為上軟下硬,裂縫發育
C、凍土在凍結狀態時承載力較高,融化后承載力會降低
D、人工填土若含有對基礎有腐蝕性的工業廢料時,不宜作為天然地基
測定黏性土液限的方法有( ?。?。
A.搓條法
B.平衡錐法
C.液塑限聯合測定法
D.碟式儀法
A.搓條法
B.平衡錐法
C.液塑限聯合測定法
D.碟式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