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卷詳情
2017年監理工程師《建設工程案例分析(土建)》真題

搜題
1、某工程,實施過程中發生如下事件。
事件1:監理合同簽訂后,監理單位按照下列步驟組建項目監理機構:
(1)確定項目監理機構目標;
(2)確定監理工作內容;
(3)制定監理工作流程和信息流程;
(4)進行項目監理機構組織設計,根據項目特點,決定采用矩陣制組織形式組建項目監理機構。
事件2:總監理工程師對項目監理機構的部分工作安排如下:
(1)造價控制組:①研究制定預防索賠措施;②審查確認分包單位資格;③審查施工組織設施與施工方案。
(2)質量控制組:④檢查成品保護措施;⑤審查分包單位資格;⑥審批工程延期。
事件3:為有效控制建設工程質量、進度、投資目標。項目監理機構擬采取下列措施開展工作:
(1)明確施工單位及材料設備供應單位的權利和義務;
(2)擬定合理的承發包模式和合同計價方式;
(3)建立健全實施動態控制的監理工作制度;
(4)審查施工組織設計;
(5)對工程變更進行技術經濟分析;
(6)編制資金使用計劃;
(7)采用工程網絡計劃技術實施動態控制;
(8)明確各級監理人員職責分工;
(9)優化建設工程目標控制工作流程;
(10)加強各單位(部門)之間的溝通協作。
事件4:采用新技術的某專業分包工程開始施工后,專業監理工程師編制了相應的監理實施細則,總監理工程師審查了其中的監理工作方法和措施等主要內容。
【問題】
1.指出事件1中項目監理機構組建步驟的不妥之處和采用矩陣制組織形式的優點。
2.逐項指出事件2中總監理工程師對造價控制組和質量控制組的工作安排是否妥當。
3.逐項指出事件3中各項措施分別屬于組織措施、技術措施、經濟措施和管理措施中的哪一項。
4.指出事件4中專業監理工程師做法的不妥之處。總監理工程師還應審查監理實施細則中的哪些內容?
事件1:監理合同簽訂后,監理單位按照下列步驟組建項目監理機構:
(1)確定項目監理機構目標;
(2)確定監理工作內容;
(3)制定監理工作流程和信息流程;
(4)進行項目監理機構組織設計,根據項目特點,決定采用矩陣制組織形式組建項目監理機構。
事件2:總監理工程師對項目監理機構的部分工作安排如下:
(1)造價控制組:①研究制定預防索賠措施;②審查確認分包單位資格;③審查施工組織設施與施工方案。
(2)質量控制組:④檢查成品保護措施;⑤審查分包單位資格;⑥審批工程延期。
事件3:為有效控制建設工程質量、進度、投資目標。項目監理機構擬采取下列措施開展工作:
(1)明確施工單位及材料設備供應單位的權利和義務;
(2)擬定合理的承發包模式和合同計價方式;
(3)建立健全實施動態控制的監理工作制度;
(4)審查施工組織設計;
(5)對工程變更進行技術經濟分析;
(6)編制資金使用計劃;
(7)采用工程網絡計劃技術實施動態控制;
(8)明確各級監理人員職責分工;
(9)優化建設工程目標控制工作流程;
(10)加強各單位(部門)之間的溝通協作。
事件4:采用新技術的某專業分包工程開始施工后,專業監理工程師編制了相應的監理實施細則,總監理工程師審查了其中的監理工作方法和措施等主要內容。
【問題】
1.指出事件1中項目監理機構組建步驟的不妥之處和采用矩陣制組織形式的優點。
2.逐項指出事件2中總監理工程師對造價控制組和質量控制組的工作安排是否妥當。
3.逐項指出事件3中各項措施分別屬于組織措施、技術措施、經濟措施和管理措施中的哪一項。
4.指出事件4中專業監理工程師做法的不妥之處。總監理工程師還應審查監理實施細則中的哪些內容?
本題答案:
1.項目監理機構組建步驟的不妥之處:步驟(3)制定監理工作流程和信息流程和步驟(4)進行項目監理機構組織設計 的順序顛倒。應先進行項目監理機構組織設計,然后再制定監理工作流程和信息流程。
采用矩陣制組織形式的優點:加強了各職能部門的橫向聯系,具有較大的機動性和適應性,將上下左右集權與分權實行最優結合,有利于解決復雜問題,有利于監理人員業務能力的培養。
2.總監理工程師對造價控制組的工作安排不妥當。
理由:②審查確認分包單位資格③審查施工組織設計與施工方案 均應屬于質量控制組的工作。
總監理工程師對質量控制組的工作安排不妥當。
理由:⑥審批工程延期屬于進度控制組的工作。
3.組織措施(3)、(8)、(9)、(10);
技術措施(4)、(7);
經濟措施(5)、(6);
合同措施(1)、(2)。
擬定合理的承發包模式和合同計價方式屬于合同措施。
4.專業監理工程師做法的不妥之處:在采用新技術的某專業分包工程開始施工后才編制監理實施細則。理由:根據《建設工程監理規范》(GB/T50319—2013)規定,監理實施細則可隨工程進展編制,但必須在相應工程施工前完成,并經總監理工程師審批后實施。
總監理工程師還應審查監理實施細則的如下幾個方面:
(1)編制依據、內容的審核;
(2)項目監理人員的審核;
(3)監理工作流程、監理工作要點的審核;
(4)監理工作制度的審核。
教材參考答案:(還應審查:專業工程特點、監理工作流程、監理工作要點。)
1.項目監理機構組建步驟的不妥之處:步驟(3)制定監理工作流程和信息流程和步驟(4)進行項目監理機構組織設計 的順序顛倒。應先進行項目監理機構組織設計,然后再制定監理工作流程和信息流程。
采用矩陣制組織形式的優點:加強了各職能部門的橫向聯系,具有較大的機動性和適應性,將上下左右集權與分權實行最優結合,有利于解決復雜問題,有利于監理人員業務能力的培養。
2.總監理工程師對造價控制組的工作安排不妥當。
理由:②審查確認分包單位資格③審查施工組織設計與施工方案 均應屬于質量控制組的工作。
總監理工程師對質量控制組的工作安排不妥當。
理由:⑥審批工程延期屬于進度控制組的工作。
3.組織措施(3)、(8)、(9)、(10);
技術措施(4)、(7);
經濟措施(5)、(6);
合同措施(1)、(2)。
擬定合理的承發包模式和合同計價方式屬于合同措施。
4.專業監理工程師做法的不妥之處:在采用新技術的某專業分包工程開始施工后才編制監理實施細則。理由:根據《建設工程監理規范》(GB/T50319—2013)規定,監理實施細則可隨工程進展編制,但必須在相應工程施工前完成,并經總監理工程師審批后實施。
總監理工程師還應審查監理實施細則的如下幾個方面:
(1)編制依據、內容的審核;
(2)項目監理人員的審核;
(3)監理工作流程、監理工作要點的審核;
(4)監理工作制度的審核。
教材參考答案:(還應審查:專業工程特點、監理工作流程、監理工作要點。)
2、某工程,參照定額工期確定的合理工期為1年,建設單位與施工單位按此簽訂施工合同,工程實施過程中發生如下事件。
事件1:建設單位提出如下要求:
(1)總監理工程師代表負責增加和調配監理人員;
(2)施工單位將本月工程款支付申請直接報送建設單位,建設單位審核后撥付工程款;(3)項目監理機構增加平行檢驗項目。
事件2:在基礎工程施工中,項目監理機構發現有部分構件出現較大裂縫,為此總監理工程師簽發《工程暫停令》。經檢測及設計驗算,需進行加固補強,施工單位向項目監理機構報送了質量事故調查報告和加固補強方案。項目監理機構按工作程序進行審查之后,簽發《工程復工令》。
事件3:為使工程提前完工投入使用,建設單位要求施工單位提前3個月竣工。于是,施工單位在主體結構施工中未執行原施工方案,提前拆除混凝土結構模板。專業監理工程師為此發出《監理通知單》,要求施工單位整改。施工單位以工期緊、氣溫高和混凝土能達到拆模強度為由回復,專業監理工程師不再堅持整改要求。因氣溫驟降,導致施工單位在拆除第五層結構模板時混凝土強度不足,發生了結構坍塌安全事故,造成2人死亡、9人重傷和1100萬元的直接經濟損失。
【問題】
1.指出事件1中建設單位所提出要求的不妥之處,寫出正確的做法。
2.針對事件2,寫出項目監理機構在簽發《工程復工令》之前需要進行的工作程序。
3.針對事件3,分別從死亡人數、重傷人數和直接經濟損失三方面分析事故等級,并綜合判斷該事故的最終等級。
4.針對事件3的安全事故,分別指出建設單位、監理單位、施工單位是否有責任,并說明理由。
事件1:建設單位提出如下要求:
(1)總監理工程師代表負責增加和調配監理人員;
(2)施工單位將本月工程款支付申請直接報送建設單位,建設單位審核后撥付工程款;(3)項目監理機構增加平行檢驗項目。
事件2:在基礎工程施工中,項目監理機構發現有部分構件出現較大裂縫,為此總監理工程師簽發《工程暫停令》。經檢測及設計驗算,需進行加固補強,施工單位向項目監理機構報送了質量事故調查報告和加固補強方案。項目監理機構按工作程序進行審查之后,簽發《工程復工令》。
事件3:為使工程提前完工投入使用,建設單位要求施工單位提前3個月竣工。于是,施工單位在主體結構施工中未執行原施工方案,提前拆除混凝土結構模板。專業監理工程師為此發出《監理通知單》,要求施工單位整改。施工單位以工期緊、氣溫高和混凝土能達到拆模強度為由回復,專業監理工程師不再堅持整改要求。因氣溫驟降,導致施工單位在拆除第五層結構模板時混凝土強度不足,發生了結構坍塌安全事故,造成2人死亡、9人重傷和1100萬元的直接經濟損失。
【問題】
1.指出事件1中建設單位所提出要求的不妥之處,寫出正確的做法。
2.針對事件2,寫出項目監理機構在簽發《工程復工令》之前需要進行的工作程序。
3.針對事件3,分別從死亡人數、重傷人數和直接經濟損失三方面分析事故等級,并綜合判斷該事故的最終等級。
4.針對事件3的安全事故,分別指出建設單位、監理單位、施工單位是否有責任,并說明理由。
本題答案:
1.事件1中建設單位所提出要求的不妥之處及相應的正確做法如下:
(1)不妥之處:總監理工程師代表負責增加和調配監理人員;正確做法:應由總監理工程師負責。
(2)不妥之處:施工單位將本月工程款支付申請直接報送建設單位;正確做法:工程款支付申請應報送項目監理機構審核,并經總監理工程師簽字后建設單位才能撥付。
(3)不妥之處:要求項目監理機構增加平行檢驗項目。正確做法:商簽監理合同補充協議,約定平行檢驗內容及費用。
2.主要考核考生對工程質量問題處理程序的掌握程度。
(1)報送建設單位,經設計單位認可加固補強方案;
(2)跟蹤檢查加固補強處理過程;
(3)驗收加固補強處理結果;
(4)驗收合格報建設單位同意后簽發《工程復工令》。
3.2人死亡屬于一般事故,9人重傷屬于一般事故,1100萬元的直接經濟損失屬于較大事故。綜合判斷該事故的最終等級為較大事故。
4.主要考核考生對各單位安全職責的掌握程度。
(1)建設單位有責任。理由:任意壓縮合理工期。
(2)施工單位有責任。理由:未執行原施工方案(或未執行整改指令)。
(3)監理單位有責任。理由:未堅持要求整改(未簽發《工程暫停令》要求整改或未履行監理職責)。
1.事件1中建設單位所提出要求的不妥之處及相應的正確做法如下:
(1)不妥之處:總監理工程師代表負責增加和調配監理人員;正確做法:應由總監理工程師負責。
(2)不妥之處:施工單位將本月工程款支付申請直接報送建設單位;正確做法:工程款支付申請應報送項目監理機構審核,并經總監理工程師簽字后建設單位才能撥付。
(3)不妥之處:要求項目監理機構增加平行檢驗項目。正確做法:商簽監理合同補充協議,約定平行檢驗內容及費用。
2.主要考核考生對工程質量問題處理程序的掌握程度。
(1)報送建設單位,經設計單位認可加固補強方案;
(2)跟蹤檢查加固補強處理過程;
(3)驗收加固補強處理結果;
(4)驗收合格報建設單位同意后簽發《工程復工令》。
3.2人死亡屬于一般事故,9人重傷屬于一般事故,1100萬元的直接經濟損失屬于較大事故。綜合判斷該事故的最終等級為較大事故。
4.主要考核考生對各單位安全職責的掌握程度。
(1)建設單位有責任。理由:任意壓縮合理工期。
(2)施工單位有責任。理由:未執行原施工方案(或未執行整改指令)。
(3)監理單位有責任。理由:未堅持要求整改(未簽發《工程暫停令》要求整改或未履行監理職責)。
3、某工程,實施過程中發生如下事件。
事件1:施工單位完成下列施工準備工作后即向項目監理機構申請開工:
(1)現場質量、安全生產管理體系已建立;
(2)管理及施工人員已到位;
(3)施工機具已具備使用條件;
(4)主要工程材料已落實;
(5)水、電、通信等已滿足開工要求。
項目監理機構認為上述開工條件不夠完備。
事件2:項目監理機構審查了施工單位報送的試驗室資料,內容包括:試驗室資質等級,試驗人員資格證書。
事件3:項目監理機構審查施工單位報送的施工組織設計后認為:
(1)安全技術措施符合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
(2)資金、勞動力、材料、設備等資源供應計劃滿足工程施工需要;
(3)施工總平面布置科學合理。
同時項目監理機構要求施工單位補充完善相關內容。
事件4:施工過程中,建設單位采購的一批材料運抵現場,施工單位組織清點和檢驗并向項目監理機構報送材料合格證后即開始用于工程。項目監理機構隨即發出《監理通知單》,要求施工單位停止該批材料的使用,并補報質量證明文件。
事件5:施工單位按照合同約定將鋼結構屋架吊裝工程分包給具有相應資質和業績的專業施工單位。分包單位將由其項目經理簽字認可的專項施工方案直接報送項目監理機構,專業監理工程師審核后批準了該專項施工方案。
【問題】
1.針對事件1,施工單位申請開工還應具備哪些條件?
2.針對事件2,項目監理機構對試驗室的審查還應包括哪些內容?
3.針對事件3,項目監理機構對施工組織設計的審查還應包括哪些內容?
4.針對事件4,施工單位還應補報哪些質量證明文件?
5.分別指出事件5中分包單位和專業監理工程師做法的不妥之處,寫出正確做法。
事件1:施工單位完成下列施工準備工作后即向項目監理機構申請開工:
(1)現場質量、安全生產管理體系已建立;
(2)管理及施工人員已到位;
(3)施工機具已具備使用條件;
(4)主要工程材料已落實;
(5)水、電、通信等已滿足開工要求。
項目監理機構認為上述開工條件不夠完備。
事件2:項目監理機構審查了施工單位報送的試驗室資料,內容包括:試驗室資質等級,試驗人員資格證書。
事件3:項目監理機構審查施工單位報送的施工組織設計后認為:
(1)安全技術措施符合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
(2)資金、勞動力、材料、設備等資源供應計劃滿足工程施工需要;
(3)施工總平面布置科學合理。
同時項目監理機構要求施工單位補充完善相關內容。
事件4:施工過程中,建設單位采購的一批材料運抵現場,施工單位組織清點和檢驗并向項目監理機構報送材料合格證后即開始用于工程。項目監理機構隨即發出《監理通知單》,要求施工單位停止該批材料的使用,并補報質量證明文件。
事件5:施工單位按照合同約定將鋼結構屋架吊裝工程分包給具有相應資質和業績的專業施工單位。分包單位將由其項目經理簽字認可的專項施工方案直接報送項目監理機構,專業監理工程師審核后批準了該專項施工方案。
【問題】
1.針對事件1,施工單位申請開工還應具備哪些條件?
2.針對事件2,項目監理機構對試驗室的審查還應包括哪些內容?
3.針對事件3,項目監理機構對施工組織設計的審查還應包括哪些內容?
4.針對事件4,施工單位還應補報哪些質量證明文件?
5.分別指出事件5中分包單位和專業監理工程師做法的不妥之處,寫出正確做法。
本題答案:
1.施工單位申請開工還應具備的條件:
(1)設計交底和圖紙會審已完成;
(2)施工組織設計已由總監理工程師簽認;
(3)進場道路已滿足開工要求。
2.項目監理機構對試驗室的審查還應包括:
(1)試驗室的試驗范圍;
(2)法定計量部門對試驗設備出具的計量檢定證明;
(3)試驗室管理制度。
3.項目監理機構對施工組織設計的審查還應包括:
(1)編審程序應符合相關規定;
(2)施工進度、施工方案及工程質量保證措施應符合施工合同要求。
4.施工單位還應補報的質量證明文件包括:
(1)質量檢驗報告;
(2)施工單位的質量抽檢報告(復驗報告)。
5.(1)不妥之處:分包單位的專項施工方案只有分包項目經理簽字;正確做法:專項施工方案應經分包單位技術負責人和施工單位技術負責人簽字。
(2)不妥之處:分包單位直接將專項施工方案報送項目監理機構;正確做法:專項施工方案應經由施工單位報送項目監理機構。
(3)不妥之處:專業監理工程師審核后批準了該專項施工方案;正確做法:應由總監理工程師審核批準并報建設單位簽署意見。
1.施工單位申請開工還應具備的條件:
(1)設計交底和圖紙會審已完成;
(2)施工組織設計已由總監理工程師簽認;
(3)進場道路已滿足開工要求。
2.項目監理機構對試驗室的審查還應包括:
(1)試驗室的試驗范圍;
(2)法定計量部門對試驗設備出具的計量檢定證明;
(3)試驗室管理制度。
3.項目監理機構對施工組織設計的審查還應包括:
(1)編審程序應符合相關規定;
(2)施工進度、施工方案及工程質量保證措施應符合施工合同要求。
4.施工單位還應補報的質量證明文件包括:
(1)質量檢驗報告;
(2)施工單位的質量抽檢報告(復驗報告)。
5.(1)不妥之處:分包單位的專項施工方案只有分包項目經理簽字;正確做法:專項施工方案應經分包單位技術負責人和施工單位技術負責人簽字。
(2)不妥之處:分包單位直接將專項施工方案報送項目監理機構;正確做法:專項施工方案應經由施工單位報送項目監理機構。
(3)不妥之處:專業監理工程師審核后批準了該專項施工方案;正確做法:應由總監理工程師審核批準并報建設單位簽署意見。
4、依法必須招標的工程,建設單位采用公開招標方式選擇監理單位承擔施工監理任務,工程施工過程中發生如下事件。
事件1:編制監理招標文件時,建設單位提出投標人除應具備規定的工程監理資質條件外,還必須滿足下列條件:
(1)具有工程招標代理資質;
(2)不得組成聯合體投標;
(3)已在工程所在地行政轄區內進行工商注冊登記;
(4)屬于混合股份制企業。
事件2:經評審,評標委員會推薦了3名中標候選人,并進行了排序。建設單位在收到評標報告5日后公示了中標候選人,同時與中標候選人協商,要求重新報價。中標候選人拒絕了建設單位的要求。
事件3:中標監理單位與建設單位按照《建設工程監理合同(示范文本)》(GF-20120202)簽訂了監理合同。合同履行過程中,合同雙方就以下四項工作是否可作為附加工作進行了協商:
(1)工程建設過程中外部關系協調;
(2)施工起重機械安全性檢測;
(3)施工合同爭議處理;
(4)竣工結算審查。
事件4:管道工程隱蔽后,項目監理機構對施工質量提出質疑,要求進行剝離復驗。施工單位以該隱蔽工程已通過項目監理機構檢驗為由拒絕復驗。項目監理機構堅持要求施工單位進行剝離復驗,經復驗該隱蔽工程質量合格。
【問題】
1.逐條指出事件1中建設單位針對投標人提出的條件是否妥當,說明理由。
2.指出事件2中建設單位做法的不妥之處,說明理由。
3.分別指出事件3中四項工作是否可作為附加工作,說明理由。
4.針對事件4,施工單位、項目監理機構的做法是否妥當?說明理由。該隱蔽工程剝離所發生的費用由誰承擔?
事件1:編制監理招標文件時,建設單位提出投標人除應具備規定的工程監理資質條件外,還必須滿足下列條件:
(1)具有工程招標代理資質;
(2)不得組成聯合體投標;
(3)已在工程所在地行政轄區內進行工商注冊登記;
(4)屬于混合股份制企業。
事件2:經評審,評標委員會推薦了3名中標候選人,并進行了排序。建設單位在收到評標報告5日后公示了中標候選人,同時與中標候選人協商,要求重新報價。中標候選人拒絕了建設單位的要求。
事件3:中標監理單位與建設單位按照《建設工程監理合同(示范文本)》(GF-20120202)簽訂了監理合同。合同履行過程中,合同雙方就以下四項工作是否可作為附加工作進行了協商:
(1)工程建設過程中外部關系協調;
(2)施工起重機械安全性檢測;
(3)施工合同爭議處理;
(4)竣工結算審查。
事件4:管道工程隱蔽后,項目監理機構對施工質量提出質疑,要求進行剝離復驗。施工單位以該隱蔽工程已通過項目監理機構檢驗為由拒絕復驗。項目監理機構堅持要求施工單位進行剝離復驗,經復驗該隱蔽工程質量合格。
【問題】
1.逐條指出事件1中建設單位針對投標人提出的條件是否妥當,說明理由。
2.指出事件2中建設單位做法的不妥之處,說明理由。
3.分別指出事件3中四項工作是否可作為附加工作,說明理由。
4.針對事件4,施工單位、項目監理機構的做法是否妥當?說明理由。該隱蔽工程剝離所發生的費用由誰承擔?
本題答案:
1.(1)不妥。理由:設定的資格條件與履行監理合同無關。
(2)妥當。理由:招標人可以設定不接受聯合體投標。
(3)不妥。理由:招標人不得以地區限制排斥潛在投標人。
(4)不妥。理由:招標人不得以股份制形式排斥潛在投標人。
2.(1)不妥之處.收到評標報告5日后公示中標候選人;理由:應在收到評標報告3日之內公示。
(2)不妥之處:要求中標候選人重新報價;理由:招標人與中標人不得再就投標文件實質性內容進行協商。
3.工程建設過程中外部關系協調可以作為附加工作。理由:該項工作屬于建設單位的工作,為監理正常工作范圍外的工作.可以作為附加工作。
施工起重機械安全性檢測不可以作為附加工作。理由:屬于專業機構工作。
施工合同爭議處理不可以作為附加工作。理由:該項工作屬于監理的正常工作范圍。
竣工結算審查不可以作為附加工作。理由:該項工作屬于監理的正常工作范圍。
4.(1)施工單位做法不妥。理由:施工單位不得拒絕剝離復驗。
(2)項目監理機構做法妥當。理由:對隱蔽工程質量有質疑時有權要求進行剝離復驗。
(3)發生的費用應由建設單位承擔。
1.(1)不妥。理由:設定的資格條件與履行監理合同無關。
(2)妥當。理由:招標人可以設定不接受聯合體投標。
(3)不妥。理由:招標人不得以地區限制排斥潛在投標人。
(4)不妥。理由:招標人不得以股份制形式排斥潛在投標人。
2.(1)不妥之處.收到評標報告5日后公示中標候選人;理由:應在收到評標報告3日之內公示。
(2)不妥之處:要求中標候選人重新報價;理由:招標人與中標人不得再就投標文件實質性內容進行協商。
3.工程建設過程中外部關系協調可以作為附加工作。理由:該項工作屬于建設單位的工作,為監理正常工作范圍外的工作.可以作為附加工作。
施工起重機械安全性檢測不可以作為附加工作。理由:屬于專業機構工作。
施工合同爭議處理不可以作為附加工作。理由:該項工作屬于監理的正常工作范圍。
竣工結算審查不可以作為附加工作。理由:該項工作屬于監理的正常工作范圍。
4.(1)施工單位做法不妥。理由:施工單位不得拒絕剝離復驗。
(2)項目監理機構做法妥當。理由:對隱蔽工程質量有質疑時有權要求進行剝離復驗。
(3)發生的費用應由建設單位承擔。
5、某工程,建設單位與施工單位按照《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簽訂了施工合同,經項目監理機構批準的施工總進度計劃如圖5—1所示(時間單位:月),各項工作均按最早開始時間安排且勻速施工。

施工過程中發生如下事件。
事件1:工作A為基礎工程,施工中發現未探明的地下障礙物,處理障礙物導致工作A暫停施工0.5個月,施工單位機械閑置損失12萬元.施工單位向項目監理機構提出工程延期和費用補償申請。
事件2:由于建設單位訂購的工程設備未按照合同約定時間進場.使工作J推遲2個月開始,造成施工人員窩工損失6萬元,施工單位向項目監理機構提出索賠,要求工期延期2個月,補償費用6萬元。
事件3:事件2發生后,建設單位要求工程仍按原計劃工期完工,為此,施工單位決定采取趕工措施。經確認,相關工作趕工費率及可縮短時間見表5—1。
表5-1工作趕工費率及可縮短時間

【問題】
1.指出圖5—1所示施工總進度計劃的關鍵線路及工作E、M的總時差和自由時差。
2.針對事件1,項目監理機構應批準工程延期和費用補償各為多少?說明理由。
3.針對事件2,項目監理機構應批準工程延期和費用補償各為多少?說明理由。
4.針對事件3,為使趕工費用最少,應選哪幾項工作進行壓縮?說明理由。需要增加趕工費多少萬元?

施工過程中發生如下事件。
事件1:工作A為基礎工程,施工中發現未探明的地下障礙物,處理障礙物導致工作A暫停施工0.5個月,施工單位機械閑置損失12萬元.施工單位向項目監理機構提出工程延期和費用補償申請。
事件2:由于建設單位訂購的工程設備未按照合同約定時間進場.使工作J推遲2個月開始,造成施工人員窩工損失6萬元,施工單位向項目監理機構提出索賠,要求工期延期2個月,補償費用6萬元。
事件3:事件2發生后,建設單位要求工程仍按原計劃工期完工,為此,施工單位決定采取趕工措施。經確認,相關工作趕工費率及可縮短時間見表5—1。
表5-1工作趕工費率及可縮短時間

【問題】
1.指出圖5—1所示施工總進度計劃的關鍵線路及工作E、M的總時差和自由時差。
2.針對事件1,項目監理機構應批準工程延期和費用補償各為多少?說明理由。
3.針對事件2,項目監理機構應批準工程延期和費用補償各為多少?說明理由。
4.針對事件3,為使趕工費用最少,應選哪幾項工作進行壓縮?說明理由。需要增加趕工費多少萬元?
本題答案:
1.關鍵線路:B→D→I→K→L→N→Q或B→D→G→J→L→N→Q。
工作E的總時差為1個月,自由時差為1個月。
工作M的總時差為4個月,自由時差為2個月。
2.針對事件1,項目監理機構應批準工程延期0個月,費用補償12萬元。
理由:施工中發現未探明的地下障礙物,屬于非施工單位原因,建設單位承擔由此發生的施工單位機械閑置損失12萬元,并順延延誤的工期。但是由于工作A有1個月的總時差,所以工作A暫停施工0.5個月不影響總工期,不應批準工程延期。
3.針對事件2,項目監理機構應批準工程延期2個月,費用補償6萬元。
理由:建設單位訂購的工程設備未按照合同約定時間進場,屬于建設單位原因,建設單位承擔由此發生的施工人員窩工損失6萬元,并順延延誤的工期。工作J是關鍵工作,其推遲2個月開始將使總工期延期2個月,所以應批準工程延期2個月。
4.(1)工作L、N、Q為關鍵工作,由于工作N的趕工費率最低,故選工作N開始壓縮,壓縮時間為1.5個月,增加趕工費1.5×10=15(萬元),壓縮總工期1.5個月。
(2)工作L、N、Q仍然為關鍵工作,在可壓縮的關鍵工作中,選趕工費率較小的工作L進行壓縮,壓縮時間為0.5個月,增加趕工費0.5×20=10(萬元),壓縮總工期0.5個月。
(3)經過以上兩次調整,已達到縮短總工期2個月的目的,增加趕工費為:15+10=25(萬元)。
1.關鍵線路:B→D→I→K→L→N→Q或B→D→G→J→L→N→Q。
工作E的總時差為1個月,自由時差為1個月。
工作M的總時差為4個月,自由時差為2個月。
2.針對事件1,項目監理機構應批準工程延期0個月,費用補償12萬元。
理由:施工中發現未探明的地下障礙物,屬于非施工單位原因,建設單位承擔由此發生的施工單位機械閑置損失12萬元,并順延延誤的工期。但是由于工作A有1個月的總時差,所以工作A暫停施工0.5個月不影響總工期,不應批準工程延期。
3.針對事件2,項目監理機構應批準工程延期2個月,費用補償6萬元。
理由:建設單位訂購的工程設備未按照合同約定時間進場,屬于建設單位原因,建設單位承擔由此發生的施工人員窩工損失6萬元,并順延延誤的工期。工作J是關鍵工作,其推遲2個月開始將使總工期延期2個月,所以應批準工程延期2個月。
4.(1)工作L、N、Q為關鍵工作,由于工作N的趕工費率最低,故選工作N開始壓縮,壓縮時間為1.5個月,增加趕工費1.5×10=15(萬元),壓縮總工期1.5個月。
(2)工作L、N、Q仍然為關鍵工作,在可壓縮的關鍵工作中,選趕工費率較小的工作L進行壓縮,壓縮時間為0.5個月,增加趕工費0.5×20=10(萬元),壓縮總工期0.5個月。
(3)經過以上兩次調整,已達到縮短總工期2個月的目的,增加趕工費為:15+10=25(萬元)。
6、某工程,簽約合同價為25000萬元,其中暫列金額為3800萬元,合同工期24個月。預付款支付比例為簽約合同價(扣除暫列金額)的20%,自施工單位實際完成產值達4000萬元后的次月開始分5個月等額扣回。工程進度款按月結算,項目監理機構按施工單位每月應得進度款的90%簽認,企業管理費率12%(以人工費、材料費、施工機具使用費之和為基數),利潤率7%(以人工費、材料費、施工機具使用費和管理費之和為基數),措施費按分部分項工程費的5%計,規費綜合費率8%(以分部分項工程費、措施費和其他項目費之和為基數),綜合稅率3%(以分部分項工程費、措施費、其他項目費、規費之和為基數)。
施工單位在前8個月的計劃完成產值見表6-1。
表6-1施工單位計劃完成產值

工程實施過程中發生如下事件。
事件1:基礎工程施工中,由于相鄰外單位工程施工的影響,造成基坑局部坍塌,已完成的工程損失40萬元,工棚等臨時設施損失3.5萬元,工程停工5天。施工單位按程序提出索賠申請,要求補償費用43.5萬元、工程延期5天。建設單位同意補償工程實體損失40萬元,工期不予順延。
事件2:工程在第4個月按計劃完成后,施工至第5個月,建設單位要求施工單位搭設慰問演出舞臺,項目監理機構確認該計日工項目消耗人工80工日(人工綜合單價75元/工日),消耗材料150m2(材料綜合單價100元/m2)。
事件3:工程施工至第6個月,建設單位提出設計變更,經確認,該變更導致施工單位增加人工費、材料費、施工機具使用費共計18.5萬元。
事件4:工程施工至第7個月,專業監理工程師發現混凝土工程出現質量事故,施工單位于次月返工處理合格,該返工部位對應的分部分項工程費為28萬元。
事件5:工程施工至第8個月,發生不可抗力事件,確認的損失有:
(1)在建永久工程損失20萬元;
(2)進場待安裝的設備損失3.2萬元;
(3)施工機具閑置損失8萬元;
(4)工程清理花費5萬元。
【問題】
1.本工程預付款是多少萬元?按計劃完成產值考慮,預付款應在開工后第幾個月起扣?
2.針對事件1,指出建設單位做法的不妥之處,寫出正確做法。
3.針對事件2至事件4,若施工單位各月均按計劃完成施工產值,項目監理機構在第4~7個月應簽認的進度款各是多少萬元?
4.針對事件5,逐條指出各項損失的承擔方(不考慮工程保險),建設單位應承擔的損失是多少萬元?(計算結果保留2位小數)
施工單位在前8個月的計劃完成產值見表6-1。
表6-1施工單位計劃完成產值

工程實施過程中發生如下事件。
事件1:基礎工程施工中,由于相鄰外單位工程施工的影響,造成基坑局部坍塌,已完成的工程損失40萬元,工棚等臨時設施損失3.5萬元,工程停工5天。施工單位按程序提出索賠申請,要求補償費用43.5萬元、工程延期5天。建設單位同意補償工程實體損失40萬元,工期不予順延。
事件2:工程在第4個月按計劃完成后,施工至第5個月,建設單位要求施工單位搭設慰問演出舞臺,項目監理機構確認該計日工項目消耗人工80工日(人工綜合單價75元/工日),消耗材料150m2(材料綜合單價100元/m2)。
事件3:工程施工至第6個月,建設單位提出設計變更,經確認,該變更導致施工單位增加人工費、材料費、施工機具使用費共計18.5萬元。
事件4:工程施工至第7個月,專業監理工程師發現混凝土工程出現質量事故,施工單位于次月返工處理合格,該返工部位對應的分部分項工程費為28萬元。
事件5:工程施工至第8個月,發生不可抗力事件,確認的損失有:
(1)在建永久工程損失20萬元;
(2)進場待安裝的設備損失3.2萬元;
(3)施工機具閑置損失8萬元;
(4)工程清理花費5萬元。
【問題】
1.本工程預付款是多少萬元?按計劃完成產值考慮,預付款應在開工后第幾個月起扣?
2.針對事件1,指出建設單位做法的不妥之處,寫出正確做法。
3.針對事件2至事件4,若施工單位各月均按計劃完成施工產值,項目監理機構在第4~7個月應簽認的進度款各是多少萬元?
4.針對事件5,逐條指出各項損失的承擔方(不考慮工程保險),建設單位應承擔的損失是多少萬元?(計算結果保留2位小數)
本題答案:
1.工程預付款=(25000-3800)×20%=4240(萬元)。
1~5月份計劃完成產值=350+400+650+800+900=3100(萬元),小于4000萬元;
1~6月份計劃完成產值=350+400+650+800+900+1000=4100(萬元),大于4000萬元,所以預付款應從開工后第7個月起扣。
2.不妥之處:建設單位同意補償工程實體損失40萬元,工期不予順延。正確做法:建設單位應補償工程實體損失和臨時設施損失共計43.5萬元,工期順延5天。
3.第4個月應簽認的進度款=800×90%=720(萬元)。
第5個月應簽認的進度款=[9000000+(80×75+150×100)×(1+8%)×(1+3%)]×90%=8121024.36(元)=812.10(萬元)。
第6個月應簽認的進度款=[1000+18.5×(1+12%)×(1+7%)×(1+8%)×(1+3%)]×90%=922.20(萬元)。
第7個月應簽認的進度款:28×(1+5%)×(1+8%)×(1+3%)=32.70(萬元);(1200-32.70)×90%=1050.57(萬元);1050.57-4240/5=202.57(萬元)。
4.在建永久工程損失20萬元,應由建設單位承擔。
進場待安裝的設備損失3.2萬元,應由建設單位承擔。
施工機具閑置損失8萬元,應由施工單位承擔。
工程清理花費5萬元,應由建設單位承擔。
建設單位應承擔的損失=20+3.2+5=28.20(萬元)。
1.工程預付款=(25000-3800)×20%=4240(萬元)。
1~5月份計劃完成產值=350+400+650+800+900=3100(萬元),小于4000萬元;
1~6月份計劃完成產值=350+400+650+800+900+1000=4100(萬元),大于4000萬元,所以預付款應從開工后第7個月起扣。
2.不妥之處:建設單位同意補償工程實體損失40萬元,工期不予順延。正確做法:建設單位應補償工程實體損失和臨時設施損失共計43.5萬元,工期順延5天。
3.第4個月應簽認的進度款=800×90%=720(萬元)。
第5個月應簽認的進度款=[9000000+(80×75+150×100)×(1+8%)×(1+3%)]×90%=8121024.36(元)=812.10(萬元)。
第6個月應簽認的進度款=[1000+18.5×(1+12%)×(1+7%)×(1+8%)×(1+3%)]×90%=922.20(萬元)。
第7個月應簽認的進度款:28×(1+5%)×(1+8%)×(1+3%)=32.70(萬元);(1200-32.70)×90%=1050.57(萬元);1050.57-4240/5=202.57(萬元)。
4.在建永久工程損失20萬元,應由建設單位承擔。
進場待安裝的設備損失3.2萬元,應由建設單位承擔。
施工機具閑置損失8萬元,應由施工單位承擔。
工程清理花費5萬元,應由建設單位承擔。
建設單位應承擔的損失=20+3.2+5=28.2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