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詳情
擬古四十一首 其十一
《擬古四十一首 其十一》所在的朝代及詩人
創作朝代:明代
創作詩人:薛瑄
《擬古四十一首 其十一》簡體及繁體版本書寫
簡體版本正文:
時來行堤上,春氣薰人心。宛轉湖山曲,隱映花樹林。
芊綿草抽綠,蒙茸柳垂金。鳴鳥何間關,纖鱗或浮沈。
生物方總總,大化亦骎骎。當時浴沂者,樂意不可尋。
繁體版本正文:
時來行堤上,春氣薰人心。宛轉湖山曲,隱映花樹林。
芊綿草抽綠,蒙茸柳垂金。鳴鳥何間關,纖鱗或浮沈。
生物方總總,大化亦骎骎。當時浴沂者,樂意不可尋。
《擬古四十一首 其十一》拼音寫法
拼音寫法:
《擬古四十一首 其十一》詩人簡介及創作背景

詩人簡介:
薛瑄(1389年8月20日—1464年7月19日),字德溫,號敬軒。河津(今山西省運城市萬榮縣里望鄉平原村人)人。明代著名思想家、理學家、文學家,河東學派的創始人,世稱“薛河東”。薛瑄繼曹端之后,在北方開創了“河東之學”,門徒遍及山西、河南、關隴一帶,蔚為大宗。其學傳至明中期,又形成以呂大鈞兄弟為主的“關中之學”,其勢“幾與陽明中分其感”。清人視薛學為朱學傳宗,稱之為“明初理學之冠”,“開明代道學之基”。高攀龍認為,有明一代,學脈有二:一是南方的陽明之學,一是北方的薛瑄朱學。。其著作集有《薛文清公全集》四十六卷。